2009年12月19日 星期六

天使在我家

內容概述:「殘缺不是咒詛,反成祝福;殘缺不是一種虧損,而是另一種幸福。殘缺自有其深邃的、無以名知的美感。」;七個真實故事的母親,有著不同個性、家世背景,但孤獨是他們共同的記憶,從前,他們散在各處,獨自啃噬自己的孤獨,而今,他們聚在一起,星星火苗可以匯聚成火把,照亮陰暗的角落,安慰受傷的靈魂。

反思:看完這本書,心中的感觸很極端,一方面很沉重,另一方面,心裡相當欽佩。沉重的是,邊看書的同時,我會邊假想,如果我是「天使」寶寶,我怎麼消化別人看待我的眼光?又如果我是天使家人,我要怎麼接納上帝給我們這個如此龐大的禮物?我只是一個旁觀者,看到如此真實的掙扎與傷痛,我發自內心的覺得不捨,還有同情與憐憫,想著他們如何讓擺蕩的心尋得靠岸?也想著他們該如何掙脫現實?或者面對現實?更何況是那些身負重任的天使家人?因此我敬佩;這一路走來又有多少心酸、多少無助,我們沒經歷過,要說真的能體會,我不相信。
其實,政府當局能做的還有很多,例如:醫療保險、公共設施、專案補助等等,這些都是相當重要,並且可以為天使家人省下很多困擾及金錢;或者,我們的教育也該好好加強;有的時候,我們一個不經意的眼神或動作,就會為天使和天使家人帶來傷害。從小到大,我們接觸過無數公民道德課本,但是真的能實現課本中的理念卻是少之又少。教育,不就該身體力行課本上所教導我們知識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